如何进行数控镂铣仿真?—— 仿真操作流程简述
如何进行数控镂铣仿真?—— 仿真操作流程简述
在实际加工前,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控镂铣加工过程进行3D仿真,是保证加工质量、提高效率、降低撞机风险的核心步骤。仿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刀具路径、加工效果及潜在碰撞,帮助操作者在实际加工前发现并修正问题。
仿真操作流程简述
以下为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数控加工模拟的一般步骤:
步骤一:导入 CAD 模型
将设计工程师提供的 3D CAD模型(通常为STEP、IGES、STL或原生格式) 导入仿真软件。
确保模型几何无缺陷,如破面、重叠等,这样可避免仿真异常。
步骤二:导入或生成 NC 程序(G代码)
可以直接导入由CAM软件生成的 G代码(数控程序),或者通过软件内置CAM功能生成刀具路径后再转为G代码。
也可直接在仿真平台中设置刀具路径(视软件功能而定)。


步骤三:设置加工参数
刀具参数:刀具类型、直径、刀长、刃数等。
加工参数:主轴转速(RPM)、进给速度(Feed Rate)、切削深度(Depth of Cut)、安全高度等。
坐标系统:设定加工原点(Work Coordinate System, WCS),通常是工件的某个角或中心。
夹具与毛坯设置:定义工件夹持方式、毛坯尺寸,以便检测碰撞。
步骤四:运行 3D 仿真
启动仿真后,软件将基于G代码或刀具路径数据,动态展示刀具在三维工件上的运动轨迹与切削过程。
可观察刀具何时接触工件、如何下刀、走刀路径是否合理等。
步骤五:检查与分析加工结果
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:
步骤六:优化与再仿真
根据发现的问题,调整 刀具路径、切削参数、坐标设置等。
修改后重新运行仿真,反复验证直到结果满意。